一、教材选用原则
(一)坚持“凡选必审”原则。选用教材必须经过审核,教材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杜绝有意识形态问题教材进入课堂。
(二)坚持统筹管理原则。教材征订由学校统管,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征订教材。
(三)坚持择优选择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或改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特别是知识内容更新快的学科教材、考证教材等应选购最新出版的教材,确保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进课堂。
(四)坚持“凡有必用”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选用教材必须选用国家统编的教材。凡是开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对应的课程,必须使用由国家公布的“马工程”重点书目教材。
(五)坚持稳定适用原则。选用教材应相对稳定,要考虑教材内容、难度、层次适合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需要,篇幅、价格等适应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
(六)坚持唯一性原则。原则上一门课程选用一本教材,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二级学院不统一订购该课程的其他教辅等配套用书。
(七)学校建立优秀教材信息库,各二级学院须从学校优秀教材信息库范围内选用教材。
二、教材选用要求
(一)选用教材时,要求每门课程挑选三本教材,并按推荐的优先顺序排列,填报教材选购目录清单,并提供一种新近使用的往年教材书目。个别特殊专业教材或双语教材或属于国内外该领域新设立的课程种类,如无法提供三种教材的,则要求负责人备注原因并签名。外聘教师至少应提供两种教材,其中第二种列入备选。
(二)集体讲座等,不得订购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
(三)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
(四)教师所需教学参考书由教研室或系讨论,经二级教学单位统一审核后,报教务处批准,交由图书馆统一购买并编码后归二级教学单位图书柜存放,供教师借阅。
(五)选用非学校教材信息库目录教材:如教师自编教材、实验类教材或以银河贵宾汇手机app名义出版,属于国家级、省级教科研立项项目成果或结题教材,须满足以下其中一个条件:
1、该自编教材的出版社必须是百强出版社。
2、该自编教材,要争取同时被一所公办院校或两所民办院校选用或征订。
3、该自编教材经党委审核同意,在开始使用后的三年内,参加省级及以上教材、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相关的评优,并应获得良好以上成绩,否则三年后不予采用。若三年后重新获得省级及以上的立项和评优成绩,符合使用要求的,可再次申报采用。
此类教材需由二级学院提供相关情况说明,经教务处初审,学校教材建设与选用委员会审核,报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审批同意后,方可指定选用。
(六)严管境外教材选用。坚持按需选用、凡选必审、为我所用的原则,严把政治关、学术关和适用关。对不符合《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的,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内容有问题、知识陈旧的,需及时更换。
三、教材选用时间与程序
(一)教材选购按学期进行,每学期按规定时间上报下一学期的教材选购信息。秋季教材选购应在当年5月15日前完成,新生第一学期(秋季)教材应在当年新生入学前的6月1日前完成。春季教材选购应在上一年11月1日前完成。
(二)院校可提前做好后续学期的教材信息调研和比较,在较充分掌握教材信息基础上,待开课计划确定后,根据需要对下一学期使用的教材品种作出最终筛选,按规定时间上报。
(三)教材选购目录由任课教师所在教学团队提出,经所在系、教研室讨论,报经二级学院负责人审定后,上报教务处汇总。
(四)教材选用实行校、院两级审核管理。课程负责人、开课教师是教材选用的直接责任人,对教材的意识形态和专业性、科学性进行自查。各教学单位是教材选用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学院教材的遴选审定。教务处负责全校教材的选用复核管理。主要从教材的意识形态及学术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五)严肃纪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肃选用纪律和程序,严禁违规操作。
四、教材选购注意事项
(一)院系应组织专业教师对教材选购书目进行讨论,并要有相关记录备案。每年选取的三本教材根据需要可部分更换。
(二)选择不在学校优秀教材信息库范围内的教材时,系、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应通过互联网查看教材网上销售情况及评价,并掌握兄弟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对此类教材使用的情况,注意避免选购目前已经下架、停止印刷的过时教材或评价差的和发行量过少的教材。
(三)避免出现教材信息有误的情况,应认真核对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选购改版教材时,注意了解最新版本教材信息及教材出版出售时间是否来得及使用等情况。
(四)避免出现教材多订、补订或漏订情况,应认真核对开设课程、学生人数等信息。因教学计划临时调整或人数变动的情况需做说明。教师用教材的订购数,不得超过该门课有授课任务的任课教师数。
(五)若符合要求的教材中,低价教材能满足教学要求,就不得选购高价教材,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银河贵宾汇手机app教务处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