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 防疫第一课

发布者: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时间:2021-08-30浏览次数:176

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

防疫第一课

20218301540分,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召开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安全教育第一课。

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老师有:电力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曾祥彪、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电力学院209个班,每个班级安排7名派代表参会,共63名学生电力学院党建小组全体成员

本节疫情防控安全教育课由学校党委委员、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曾祥彪同志进行讲课。

首先曾祥彪同志为同学们区分了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并且把临床表现和就医情况进行了说明,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并及时上报给辅导员上报给学校。

然后对工作区域防护措施提出要求: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保持宿舍、和上课课室卫生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上课时佩戴口罩。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

之后强调了个人防控措施的重点,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实在要去这些地方须佩戴口罩,在户外空旷处不必佩戴,这样一来没必要二来会增加有限资源的浪费。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实在要乘坐时如条件允许可开车窗通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除了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作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我们的手接触到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我们的眼、鼻、口等部位时,很有可能会被感染,因此当我们要做这些动作前,切记一定要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与流动水彻底清洁我们的双手。

最后,电力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也都分享了在防控疫情方面的知识和小技巧。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会坚持防控疫情,外出时佩戴好口罩,不随意摘下,勤洗手,勤通风。

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