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之一

发布者: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128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精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儒雅电力人”——“三十本书·阅读工程”系列文化育人建设。这学期开展了“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建设。

  

(学校G4学生宿舍楼下的书吧)

作为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的党总支书记、院长褚玉峰,325日走进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书吧,组织同学们进行读书分享。

  

(褚玉峰书记开场讲话)

褚玉峰书记分享的书目是《红船精神》,这本书从“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开始,讲述了100多年前一群有识之士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会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小小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迹,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昭示着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来时的路,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

  

(党总支书记褚玉峰分享《红船精神》)

刘思妍同学分享的书目是《长安的荔枝》,这本书讲的是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干余里,山水迢迢,面对不可完成的任务,本已绝望的李善德在好友杜甫的鼓舞下,决定奋力一搏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他的人生也由此改变。感悟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明事理、辩是非。即使久经职场,也希望我们能不忘初心。

  

(刘思妍同学分享《长安的荔枝》)

李传同学今分享的书目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本书讲的是驳斥社会上的偏见和误解。苏格拉底针对流传的关于自己是个智慧的人、关心天上的事并考察地下万物的说法进行了辩解,强调自己的语言风格平实生活化且追求真实。整个申辩过程中,苏格拉底都试图通过辩证法来揭示真相,让人们从混乱的意见和思考中抽出身来,关注更加重要的东西如德性、正义和善等知识。这也是他为何在众多场合下选择用反问或反讽的方式来引导对话者自我发现的原因所在。

  

(傅盛涛同学分享《云边有个小卖部》)

傅盛涛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云边有个小卖部》。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波折后,最终选择回到云边的小卖部,那里有他的根,有他的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坚持与选择才是最重要的。这正如古人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后,他感悟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云边的小卖部。那里,有我们最真实、最纯粹的自己。”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粹。

郑奕扬分享的书目是《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他讲到喜欢汪曾祺在《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中的这段话:“读一本好书,吃一顿好饭,看一片好风光,认识一些草木虫鱼,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平凡的我们顿觉行走在喧器红尘,虽然有疲疲累累,却更有生活的干般可爱,万种风情。生活就是由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子构成的。有的人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天都过得诗意,有的人却总是在抱怨。当你学会接受平淡的生活现实,把平淡向幸福靠拢也是一种境界。

  

(书吧里其他同学们鼓掌)

褚玉峰书记和同学们的精彩分享,赢得了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书吧里的其他同学热烈掌声,他们纷纷询问电力学院下次什么时候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要报名参加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