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之二

发布者: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时间:2024-03-27浏览次数:87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精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儒雅电力人”——“三十本书·阅读工程”系列文化育人建设。这学期开展了“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建设。


学校G1学生宿舍楼下的书吧


作为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的党员教师杨军,326日走进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书吧,组织同学们进行读书分享。

杨军老师分享的书目是《童年》,杨军老师为大家讲述这本书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写的,他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全部写在这本书中,书里面还描写了自己一件件家里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展现了当时残酷的生活现状。这本书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高尔基小时候虽然生活那么苦,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我们更不能白白浪费现在的美好生活。



   

杨军老师分享《小兵张嘎》


林子圣同学分享的书目是《青春之歌》,《青春之歌》为大家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主人公林道静,为了反抗花瓶”、“没有灵魂的傀儡”和依靠别人的供养过日的命运,走向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革命者的帮助下成为了有坚强内心,不畏强权的共产主义革命者。《青春之歌》情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通顺,时代色彩浓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是多么的坚强!顽强地对待敌人,他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强”字。他们的内心是强的,身躯是强的,理念更是强的!只有强者才能战胜敌人,击败敌人,他们是无比刚强的!

读完这本书,我们相信,雨过的彩虹——更加沧桑,更加明亮,更加美丽!我们也应如此投入到风雨中,面对挫折,磨练自己,坚强自己的心理,坚强自己的信念,是自己蜕变!


林子圣同学分享书目《青春之歌》


林子杨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围城》,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所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围城》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围城》总共分为九章,在本书中主要描写了方鸿渐这样知识分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的讽刺和批判。在这本书中,我们会学到很多,让我们冲出心灵上的“围城”,在人生之路上,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感动。


林子杨同学分享书目《围城》


邓锦华同学分享的书目是《为人民服务》,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建国后无数的党员、干部,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保持着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真心实意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干召下,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报酬,默默无私奉献。他们一代接一代把自己的青春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读完这本书,我们心中涌上一股暖流,感慨万千,而读后的感受和感受后的行为,将会久久地留在我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之中。


邓锦华同学分享书目《为人民服务》


通过读书分享活动,讲述激动人心的情节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舒缓焦虑,缓解学习压力和竞争情绪。讲述一些激励和感人的红色故事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作为一名好的教育者,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和教育方法,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情感和气质。我们可以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