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银河贵宾app下载手机版于2016年组建了软件技术专业群,群内包括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五个同属电子信息大类专业,2018年该专业群建设立项为校级重点专业群,也是学校“十四五”拟重点建设的专业群。2020年获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一)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软件技术”专业群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及软件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围绕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我院的校企合作优势,结合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软件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构建专业群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环境、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专业培养和以“双环境、三平台、六方面、六核心”素质教育的双“2366”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图2。
素质教育 | |||||
校内 | 校外 | ||||
第一课堂平台 | 第二课堂平台 | 企业实践平台 | |||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 | 人工智能软件技术模块、 传承文化与身心健康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 |||
学习能力 | 科学精神 | 人文素养 | 职业素养 | 身心健康 | 实践创新 |
图1 基于素质教育的“2366”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 | |||||
校内 | 校外 | ||||
以“授、检、导” 带学阶段 | 以“训、赛、证” 促学阶段 | 以“跟、顶、设” 实践阶段 | |||
第一学期 体验参观 | 第二学期 基础训练 | 第三学期 专项训练 | 第四学期 综合实训 | 第五学期 跟岗见习 | 第六学期 顶岗实习 |
企业文化 认知能力 | 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 | 软件知识 软件技能 | 综合知识 综合技能 | 职业证书 初级 | 职业证书 中、高级 |
图2 基于专业培养的“2366”人才培养模式
(二)本专业群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1. 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考本科,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合作开办软件技术国际班,培养本科生。专业群建成了高职、本科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2.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专业群有专任教师124人,教授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31%,硕士毕业教师76%以上,72%教师具有双师证。由计算机二级教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专业群学科带头人。师资结构合理高级职称比例优于其他院校。
专业群科研实力强,有教育部项目10项,教育厅、校级立项28项,累计经费160多万元,名列学校前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8篇,其中SCI、EI论文6篇,出版教材3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3项。2016年软件技术专业评为校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评为校级重点专业。2019年软件技术专业获得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
3.拥有省级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丰富
2019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评为省级实训基地;目前,建设的有大数据技术、智能网络技术、计算机仿真实验室5个,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专业群校内共享教学基地5个。本专业和企业合作实训、实习基地62个,提供了良好的学生实习实验环境。
4.生源好,就业率高
专业群现有在校生学生2900人,其中,软件技术专业学生1356人。生源数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每年全校新生转入专业群的生源占新生总数的3.5%,2019年共有726名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96.27%,连续几年名列全校前列;2019年为增城区企业招收了高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学生250多人。
5.竞赛和创新能力强
近三年,软件技术专业群各专业学生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3项。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中获得科技发明制作奖2项;各类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软件技术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获得了行业、企业、社会的广泛认可。
6.培养“1+X”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1+X”证书培养模式将贯穿学生三年的专业学习。积极与企业合作,围绕专业群各专业,成立“1+X”证书考试服务中心,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力争在5年的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成立5个“1+X”证书考试服务中心。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互连互通。 推行学分制改革,探索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分类教育弹性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