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校园反诈防骗宣传力度,提高学生鉴别与防范反诈骗手法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诈骗事件的发生,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于2023年2月22日晚开展反诈骗宣传主题班会组织全院学生观看学习反诈视频。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防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常见的诈骗情形有哪些?
刷单返利诈骗:
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诱导受害人垫付金额完成任务,给予小额返利。随后,诈骗分子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骗取更多金额完成诈骗。
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婚恋交友平台等渠道锁定受害人并骗取其信任,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校园贷:
“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诈骗分子经常通过短信、小卡片等形式,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以及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进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校园贷”业务的诈骗圈套中,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会被他人冒用身份信用卡贷款。
恋爱名义诈骗:
诈骗分子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女学生,他们称自己是某学校的学生,与女学生接近,吹嘘自己来自某沿海发达城市,家境优越,取得女生好感后,即提出以其交朋友,等关系成熟后称有急事需急用钱不断提出借钱,诈骗分子不仅骗财而且骗色,严重伤害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多”:
互联网全球化日益发展使得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保障财产权重要基础。谨防诈骗,从小事做起,牢记“三不一多”: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无论骗术怎么变,我不转账应万变!作为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反诈骗能力较低,不能正确认识诈骗手段,对于个人财产与生命安全保护意识不足,因此更无论骗术怎么变,我不转账应万变!作为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反诈骗能力较低,不能正确认识诈骗手段,对于个人财产与生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诈骗。
最后,再三嘱咐大家: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提高警惕保持理智,
掌握防骗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远离校园诈骗,
坚决对诈骗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