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518会议室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会。学校党办主任隗波扬、图书馆馆长刘杰、增城校区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学习,云浮校区的思政课教师以视频形式连线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廖良初教授主持。
首先,执行院长廖良初教授说明这次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会的目的意义,全面介绍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基本内容。接着廖院长分享了他个人的学习体会。廖院长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对中国和世界,对现实与未来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引领中国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的新的“思想之窗”,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廖院长要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结合,第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要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相结合;第二,要和当今的国内国际形势相结合;第三,要与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第四,要与银河贵宾app下载手机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第五,要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接着,围绕学习内容,与会老师各抒己见,各自分享了学习体会。
图书馆馆长刘杰教授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要将其放在“两个大局”的时空坐标和总体框架中来理解和把握,要学深悟透中认清“两个大局”的历史方位。立足国内和放眼国际是第四卷的时代背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要学深悟透中牢牢把握“两个大局”的历史主动。相较于前三卷,第四卷把“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第一专题开篇,更为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王立敏教授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二十一个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的十篇重要文章,以全新的视野系统阐释了党的自我革命与推进社会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更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主动,是新时代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根本遵循。
白淑梅副教授表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三个专题,深刻体会和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政治高度来讲,是对我们党人民立场的高度概括,是对我们党的生动表达,是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
赵淑琴副教授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张卓娅副教授表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张燕金副教授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薛德玲老师在发言中说,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一个专题,能够让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上,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解和认识。
何楚婷老师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李新灵老师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四个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和创新。
刘润芸老师说,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及思政教育者,应更加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理论成果融入到工作实践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李敏老师表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牢记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既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主题主线主旨的科学概括,又昭示了新的赶考路上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
云浮校区梁国英、阳玉明、王彩云等老师分别以视频连线形式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表示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
最后,学校党办主任隗波扬做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他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列入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李 敏
排 版: 李 敏
初 审:李新灵
终 审: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