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功测绘技能大师工作室

发布者: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5-24浏览次数:297


大师李维功简介:

李维功,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测绘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航空工业勘察院院士工作站导师,中测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发表11篇核心论文,参编3项标准,取得8项发明专利。2020年李维功被认定为校级技能大师,并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接收创新班22名学生去企业实践,4个月为企业创造产值过百万,2018年至今,技能大师工作室取得丰硕的业绩成果。是高级工程师,具有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职业资格,在本行业(领域)工作15年以上,技术革新成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工作室业绩:

(一)技术攻关

1)校企研发专利,解决施工难点。针对某地铁隧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基坑变形及引起周边环境变形进行监测。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李维功在课堂讲授时,插入真实进行的项目案例来分析和讨论。结合课堂反馈,2019年,李维功带领有李卫国等师生参与的企业团队,不仅共同开发了主要针对隧道监测的专利,包括《高度电子测量器》、《一种快速精准的隧道监测装置》,还协助企业顺利开展工程项目。

2)利用企业技术,完成攻关课题。多种公路桥梁的施工实践中,为了保证桥梁结构能够顺利合拢并承载,需要做好结构的线形和控制截面应力的实时监控工作,调整纠偏施工误差,提升桥梁成桥后的长期、安全运营能力。课堂上,李维功将公路桥梁施工监测融入课程教学,并将某市城市桥梁监测项目出现的施工难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技术攻关,根据项目合同的企业要求、业主要求、社会需要,以及施工现状,制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202011月,2019级创新班22位学生下企业进行认识学习4个月,利用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结合学校专业老师的指导,保证课题顺利完成,实现公路桥梁的能长期健康监测,确保攻关课题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认知实践过程中,高效运用由李维功带领的企业团队申报的专利:《一种高效安全的地表沉降监测装置》、《一种单孔定向应力分布与变形一体监测装置》、《一种耐久持续性的路基沉降监测点装置》,是技术攻关课题完成的有效技术保障。

(二)技艺传承

1)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学习。2019级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班)共22位学生,20199月入学后,由李维功及其测绘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教授《数字化测图》、《无人机测绘》等课程。202010月,经过两个月培训后,组队参加2019-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测量赛项。202011月,学生到中测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进行实习实践,李维功及其测绘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仅用4个月就培养了8个测绘组长、14个测绘专业的操作能手,为企业创造产值过百万。截至目前,8个测绘组长已经能独立完成项目,其余14位同学分散在不同的重要岗位上。通过实习证明,教学流程从原先的“理论到操作”的顺序到“成果-数据处理-野外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规范要点-技术原理-基础理论”这一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容易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

2)助力学校提升师资。培训和指导新教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三)科技研发

2019年至今,李维功带领企业团队联合中测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设立了4个课题,并研发了一系列专利,并应用于进行教学实践。

根据监测类型及状况,研发不同设备辅助解决施工难点,形成各种专利。分别有针对房建、隧道的基坑全监测,开发了《一种用于隧道沉降监测设备》《一种无通视地形的监测装置》;针对道路监测点安全、限界紧张地区测量,研发了《一种火灾提前预警用激光定位安全监测装置》、《铟钢水准尺托》以及《铟钢水准尺托灯带》;由于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无法提供电力照明,为保证监测的精度研制《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铟钢水准尺照明装置》。

根据网络教学和测量学科必须要手工操作的矛盾,联合南方测绘集团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系统”。该系统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利用头盔或是在虚拟测量仪器上按动键盘并显示测量结果,在室内就可以模拟出野外现场操作的成果,不仅如此,系统还可以进行网络端的考试测评,该模块已经在南方《虚拟方针系列教学软件》,并申报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采集教学方法及应用系统》,于2021223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

鉴于对无人机的普及,如何利用民用无人机进行专业的和高精度的测量要求,通过大量实践和系统优化组合,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采集教学系统》基础上开发一套倾斜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教学方法及系统。包括无人机、可旋转支架以及摄像装置,本装置中摄像装置通过可旋转支架安装在无人机上,在无人机进行影像拍摄时,可以通过可旋转支架带动摄像装置旋转,进行角度的改变,且摄像装置部分定时启停,通过不断调节角度以及启停的摄像装置能够对影响进行全角度的拍摄并申请专利《一种空中倾斜摄影结合采集数据的自动建模方法及系统》,于2021223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

倾斜三维建模技术传统教学分为4门课程,整个课程需要100学时以上,通过团队对方实验,通过《倾斜三维建模快速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制定了分析倾斜三维模型应用及行业需求、指导倾斜三维快速建模操作、学习无人机操控及航测操控、控制测量教学、讲解测量学基础、数字测图教学、模拟操作教学、实操训练、考评的教学系统,使得非测绘专业学生利用12学时即可掌握,《倾斜三维建模快速教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于2021416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

课题研发的专利有效运用到实际项目进展,同时对分散在各项目上进行跟岗实习的学生实践教学,其中包括广州地铁7号线二期第三方监测、东莞2号线运营监测、广州地铁10号线测量,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利于生动教学和激发学生对技术研发创新的深刻理解。

(四)技术交流

12021114日,作为广东省测绘学会领导参加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测绘学会主办的“广州地铁第二届测量技能大赛”,同时也是大赛副总裁判长;

220211031日,带领团队参加自然资源监测与“双高”示范省建设高峰论坛(广东),进行学习交流;

32021911日,带领团队参加广东省测绘学会关于测绘地理信息的教育论坛;

42021526日,带领团队参加2021年大疆行业应用新品交流会;

52021326日,协同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局、广东省测绘学会、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主办的“培育测绘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融资专场”;

620201228日,带领团队参加广东省测绘学会主办的“信创背景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论坛”;

720201226日,参与第二次修订《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标准》;

820201221日,联合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协会”举办了测绘技能培训班;

920201125日,代表广东省测绘学会参加海南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

1020201116日,带领“创新班”去南方测绘集团参观“测绘装备技术发展成果展厅”;

112020910日,作为总裁判长参与组织202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第四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大)赛”;

122019928日,作为编制组成员,参与《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