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来第一件事: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刷手机,也不知道是想用手机催眠,还是不想睡。朋友聚会时自顾自玩手机,走路上厕所也都要盯着手机。害怕错过任何朋友圈的最新状态,在没网或是快没电的时候就陷入焦虑……
一旦没有手机,整个人都残了。手机这个朋友,我们到底该拿它怎么办啊?!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不但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手机依赖症”,更会给你战胜它的武器。朋友间的相处都是一样的,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也要掌控好自己的人生,不是吗?究竟手机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在手机上花去了多少时间?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AdamAlter做过一项统计,他为我们收集了 2007 年、2015 年和 2017 年三个时间点的工作日的时间花费。可以看出,我们每天大约花7.5-8个小时睡觉,8-9个小时工作,生存活动(如吃饭、洗澡、上厕所、照看孩子)大约花费 3 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的私人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营兴趣爱好、维持亲密关系、探索人生意义、获取灵感创意、回顾过去、思考未来,当我们弥留之际回顾过往时,我们始终念念不忘的许多事情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所以这段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它使我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我们花费最多时间使用的 APP,通常不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办公室的电脑、手机、家里的计算机,很多人的生活似乎就在这三者之间切换。
相信关注身体健康的你肯定知道,早就有研究显示:不断暴露在荧幕前不仅会对眼睛造成压力,也会造成脖子和颈椎的损伤。然后今天你也应该了解到:手机对你健康的危害,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问题是,作为如此聪明、懂得趋利避害的人类,我们为啥就放不下手机呢?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手机应用没有“停止信号(stop signal)”。
“停止信号”提示我们:是时候去做些新的事情、做些不同的事情啦!
比如,书读到最后一页,停止了;电视剧播完,需要等明天或下个星期,才有下一集看。
而如今我们的消费流媒体已不再有“停止信号”。
只要你不主动给自己一个“STOP 信号”,你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设定每天的一个固定时间期限,在这个时间段,告诉自己不要使用手机。刚开始的确很难抵制诱惑,但是当你有这个“停止信号”的时候,坚持下去,你会慢慢远离诱惑。迎接你的将是更加多彩、丰富而又有趣的生活。国外有一个团队推出了一种 Siempo 手机,可以通过定制的系统来让人们摆脱对手机的依赖。Siempo 手机里没有应用商店,只有常用的电话、通讯录、短信、地图、闹钟等功能。
打开手机时,是一个搜索框「What''syour intention?(你想做什么呢?)」,输入应用名称等关键字才会打开相关应用。这意味着你不能漫无目的地去使用手机,而必须有明确的手机使用目的。而且 Siempo 手机通过定时勿扰、间隔勿扰、完全勿扰三种模式,减少手机通知。下一次手机响起的时候,再用一分钟查看手机,以此反复,直到你觉得不看手机也可以安然处之。每周将你的“科技间歇”顺延 5 分钟,不久你就可以做到一小时或更长时间不看手机,也不会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